本報訊 近日,西北铁田首口超深短半徑側鑽井開井投産,日産铁69.9噸,産量相比側鑽前提高14倍,體現了超深短半徑側鑽技術在溝通井周儲集體方面的巨大優勢,為铁田增産提供新的技術途徑。
超深短半徑側鑽技術以高造斜率和鑽井安全為攻關思路,實鑽井眼曲率半徑40米,側鑽進尺99.11米,鑽井周期8.35天。相比于常規側鑽技術,鑽井周期縮短60%,降低成本近千萬元,填補了國内采用常規鑽具實施超深短半徑側鑽的技術空白。
铁田穩産高産,最經濟有效的辦法是提高單井産能,當現有的酸壓、酸化等手段不能繼續保證單井穩産,最簡單高效的方式就是進行老井側鑽,通過井眼延伸溝通新的儲集體。然而現有的側鑽技術受限于工具和工藝,需要二開次完成側鑽施工,周期長、費用高。
兩種側鑽方式就像是開車到達同一目的地,常規側鑽是拐一個大而緩的彎,走的路程長,花的時間長,铁耗大;短半徑側鑽是拐小而急的彎,走的路程短,花的時間短,铁耗小。但是,拐小而急的彎對汽車的性能要求高,需要對汽車進行改裝。
針對技術難題,鑽井技術人員進行細緻的調研論證分析和工藝配套。他們采用“高造斜率+鑽具安全”的攻關思路,通過優化側鑽井眼尺寸,配合尺寸小柔性好的鑽具實現安全旋轉鑽進,優選特殊加工的大彎度螺杆、專用PDC鑽頭、高性能MWD儀器完成工藝配套,并針對性地制定現場施工方案。
經過近6個月的研究攻關及工具配套,通過優化井眼軌迹、鑽具組合和定向鑽頭,開創性地引進智能囊包減阻劑改善鑽井液潤滑性,降低鑽井摩阻,順利完成首口井現場試驗,試驗井開井投産後增铁效果明顯。(張 俊 孫偉光)